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后锋 > 第一百二十二章 论学习

第一百二十二章 论学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弗朗……西斯,培根?”宋景一又仔细看了一遍每句话后面被一个一条杠一样地“破折号”所标明的警句出处,禁不住又微微摇了摇头:“看这名字,似是蛮夷番帮人氏。这样堂而皇之的把其人之语刻于城中墙壁之上。似乎有些不合礼仪。有失我汉人体统。”“何谓礼仪?什么又叫体统?”跟在旁面的王亨九就摇头笑了起来,“当初。楚大人将这篇《论学习》全文刻于这条城中主道的墙壁之上,老夫就曾极力反对。可是。楚大人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人家说的对,讲得在理儿,我们又何必死抱着面子不放?非要拿那些晦涩难懂地文章去为难大家?古时候,之所以有文言,并不是先贤想让人去猜书中的意思,而是因为语言还没展到极致,用的又是竹简,不易携带,大家只好用简略的词语去把自己的意思概括出来。孔圣人的三千子弟,大多数都是平民,难道夫子教他们的时候,都是摇头晃脑,挨个让他们去猜测自己的意思吗?他是为了让弟子们学学问,不是显摆,更加不是让自己的弟子们在学到学问之后继续显摆。到现如今,直白易懂,让老百姓一看就明白地文字才是符合他老人家本意地。……当时的一席话,说地老夫真是哑口无言呐!”

“那何不将《论语》等书解释过后书于墙上,反而要写这番帮文人之语?”宋景一反问道。他曾是大明举人,又在朝鲜做过官,可王亨九虽然只是个秀才,却已经有过几部字典问世,在文教方面比他强的多,所以,对待这位在功名上比不过他地老者,他是十分尊敬的。“《论语》不过一万两千余字,但何人敢说全懂?”王亨九反问道。

“这……”宋景一一怔,接着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论语》虽然字少,又是历年儒家的必备之书,可是,那区区一万两千余字,确实不是谁人敢说已经读通读懂的。历史上那么多的大学问家,也

没几个人敢拿《论语》来显摆,就算写过些什么解析《论语》之类的书籍的,也不敢就说自己的解析完全正确。

他要向全天下展示自己后金兵威地强盛。用绝对地实力。消灭自己西面地大敌。同时。也打算在打败林丹汗之后。再次南下入关。攻伐大明。到中原大地去“取”得人口、粮饷。缓解后金国内地经济压力。至于南面地明军。孙承宗去后。虽然还有祖大寿等人让人头疼。但掌头地却不足为虑。皇太极自信。只要留下两三万兵马。就足以自保。而等他打到关内地时候。这些关宁军哪还有空再去骚扰他地土地。渡海城。

从楚钟南率众逃到小北荒,这座城市已经展了差不多十年。虽然人口依旧不是很多,但也已经不比中原的一些县城差多少。尤其是因为没有城墙,地皮又便宜,楚钟南等人也比较注意城市地规划,所以,整座城都显得十分大气,从外面看过去,甚至让人有了一种都市的感觉。

不过,这还不是渡海城最有特色的。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老百姓几乎都知书达礼。

楚钟南是正宗学音乐的出身,虽然他专业学的是传自外国地美声唱法,可是,经过后世“钢铁丛林”以及信息时代的熏陶,他对建设精神文明也不乏手段。而且,由于一开始他就在小北荒推行“全民学习”制度,要求每一个小北荒的居民都必须识字,再加上一直都严格执行并不断健全的各项法律法规、条例纪律,所以,十年之后的渡海城,居民的整体素质已经要高出其他地方的百姓一大截。当然,死板的学习不是楚钟南这个曾经被后世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所毒害地人喜欢地。而小北荒对各方面知识的需求,也使得他并不喜欢自己手下地那些人拿着那些只能用来修身养性的书籍去啃来啃去。可是,他却又不得不承认,在学科分类以及学习地认知方面,明末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而他本人所受到过的教育,也大多数与此时的汉学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此时的中国人实在是自视太高,几乎鄙薄一切外来文化和外来者,所以,出于某种心态和过往的习惯,在城市街道随处可见的那些标语之中,就多了许多来自西方的名人名言。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只是不知这弗朗……”

“读书太慢的人驰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就是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读书地目地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能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道理,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的人。他可以研习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细琐地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改善。”

宋景一漫步在渡海城街头,看着这一路上关于学习的许多警句,只觉得越读越有体味。虽然他并不是很理解其中的许多词语。比如什么物理、逻辑之类,这些句子也过于直白,可是,他却不得不承认,这些话说的非常正确。不是真正读过许多书,并对学习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是无法讲得这么全面的体会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