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揽流光 > 揽流光 第333节

揽流光 第333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武将立国有利有弊。

但霍檀和崔云昭通过十几载的努力,已经把弊端全部消弭,留给百姓的,只有安心和信赖。

看着策马而过的天家贵人,百姓们满心赞叹。

「皇后娘娘真美,我家女儿说,皇后娘娘编纂的历史启蒙书简单易懂,如今汴京书院都以此启蒙。」

「陛下策马的模样,也同当年入汴京时也没什麽不同。」

跟前朝不同,跟战乱时也不同,朝廷不仅有各部官员督办,也有都察院的官员随行记录,避免贪赃枉法,欺压百姓。

虽略有坎坷,但历时五载之後,所有运河河道尽数完工,至建元十六年,整个大楚可通船的港口增至三十四府。

运河修建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自建元十六年伊始,每年榷税收入开始缓步增长,及至建元十八年,已经增收三成。

这是难以想像的惊天数字。

说这话的是一名老者,他回忆起十八年前的往事,看着车水马龙,热闹繁忙的汴京,恍惚间以为在梦中。

这样的盛世繁荣,十八年前,他做梦都不敢梦到过。

另一名年轻的少年郎看着已经消失不见的金吾卫,看着那高高飘扬在空中的旌旗,忽然开口:「阿奶,我也想参军。」

因边关再无战乱和威胁,在建元十年,霍檀彻底撤销军户,也裁撤了四成长行。

现在驻守在各州府的府兵和边关的巡将,皆要征考。

也是自古以来的最高税收。

这不仅表明运河之优,也说明百姓富足,生活丰富,毕竟若是百姓手中无钱,生活困顿,即便东西市的货物再繁多,也无人在意。

在这种情况下,十八年未曾停歇过的帝后夫妻两人,终於决定去走一走这一条历尽千辛万苦终於挖成的河道。

汴京中的汴河并不算宽敞,无法走大货船,只能走小船或者三层以内的客船,为怕麻烦,帝后一家人并未在汴河的几处渡口上船,而是骑马直出东安门外,在东安门外的汴京大渡口登龙船。

行程不过半个时辰,故而一家人也未坐马车,反而直接上马,策马而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