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死人不语 > 第二十一章 番外

第二十一章 番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吉时已到,行刑!”

言毕之后,监斩官将手里的火签令往地上一扔,行刑开始!

台上十八个刽子手不约而同的将口中的酒水吐到了泛着白光的鬼头刀上,又擦了一擦,把刀架在了十八名匪冦的脖子后面。

台下的百姓都出奇的安静,静静的等待着接下来的紧张时刻。

“行刑!”

待书生走后,衙门老爷口中默念,不解其意,便叫了师爷来,师爷念的书颇多,一听之下便知道这是个字谜,谜底就是一个“湖”字,衙门老爷更加疑惑,不知书生留了“湖”字是为何意。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十八个恶贯满盈的匪冦算是抓住了,就在当天,县城所有的乡里乡亲敲锣打鼓,鸣着鞭炮来到了衙门口拜谢衙门老爷,衙门老爷甚是高兴,心情大好。

那被抓的十八名匪冦当即就关入了衙门的天牢,定了死罪,于三日后押赴午门问斩。大家要问这午门是什么地方,我想一部分人都会知道。古时的午门就是专门处决死刑犯的地方,也就是菜市口。

要把年代再往前推一推,“午门”这两个字其实代表着一个地方。这午门是明代的永乐皇帝朱棣所建,在明代,只有廷杖(就是打屁股)在午门处决,偶尔也能死人,这午门也就成了杀人的地方。到了清代,只有军队凯旋而归的时候在午门庆祝而已,而处决重犯必须押往菜市口的十字路口,因为那人多,阳气重。

书归正文。

又是一声,刽子手将鬼头刀高高举起,在空中停了两秒便瞬间落下,鲜血顿时飘洒在空中,十八个人头应声而落,有的留在了台子上,有的都滚到了台下。

这时,台下的百姓才缓过神来,有的拍手叫好,有的被这场面吓了一跳,心有余悸。

到了这天,天还没亮,阳县菜市场的门口就早已站满了人,几乎县城所有的住民,不管有事的没事的都来看热闹,因为这十八个匪冦的模样有很多人都没有见过,都想看看是不是传闻的那样八只手,会吃人之类的。

好不容易挨到了正午,衙门口那边才有了动静。天气很热,太阳跟一个大火炉似得挂在高空,空气干燥,周围热浪升腾,菜市场的十字路口差不多有百余号人,这些人围在中间十八个行刑台的四周,原本行刑台没有这么多,有十几个都是临时搭建的,台子上面苍蝇乱飞。

从衙门口的道上出来一队押送重犯的官差,这些官差表情严肃,腰间挂着官刀,威风凛凛。在这队官差的中间是十八个匪冦,衣衫褴褛,头发散乱,有的还沾着血迹,手脚都戴着镣铐,看来在狱中受了不少苦。

十八个匪冦很快就被押到行刑台上,都低着头跪在地上,没有一个人求饶或者是喊冤。十八个匪冦身后各站着十八名刽子手,这些人身材魁梧,身穿血红色的衣服,眸子摄人,露着两只小腿粗细的胳膊,手中的鬼头刀寒光闪闪,只待监斩官一声令下。

时辰终于到了午时三刻,监斩官抬了抬头看了一下太阳,随即抬起手,从桌子上的签令筒里抽出一支火签令。什么是火签令,火签令又叫签令牌,这东西相当于令箭,代表着令箭到处,立即执行的意思。倘若令牌没有落地,尚有转还的余地。古人的等级制度森严,其言行非常注重,令出必行。即使错误的指令,只要令牌落地也得立即执行,绝不能耽误一刻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