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师 > 帝师 第234节

帝师 第234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查户部贪污,今上依旧没有动他。

道理很简单,纵观朝廷,比他资格老的,不如他晓农商;比他知晓农商,品级不论,处理政事的经验,差他十万八千里。

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能力再强,经验再丰富,面对国库空空,地方耍赖,韩尚书也是没辙。

日前,李东阳旁听弘文馆,引来内阁六部侧目。

粮食没有,便请示朝廷,商货繁荣之地以银布交税。

好歹交上些,大家都好看。

结果倒好,派至各库的官员接连传回消息,不只是粮食,折算成银布,照样没人交。

找地方官,府州县衙都是一样的态度,连年天灾,又有盗匪为乱,民户流落两成,照早年的规矩收粮,实在无力支应。

总之一句话:要粮没有,要钱也没有。

旁人如何议论,韩文没兴趣。

听李阁老透出口风,钦差江南的杨瓒,非但能剿匪,对金银之事也十分精通。韩尚书立时精神一振。猛然想起,殿试之时,杨瓒曾做商事策论,其后更几番出言,多能切中时弊。

说不定,此子会有办法。

咬咬牙,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韩文寻上李东阳,同往弘文馆。

李相公挂着户部尚书职衔,不理事,顺手帮个小忙,总不成问题。

得知消息,韩文差点气吐血。

早年间,他主政地方,没少巡视乡间。还曾做布衣打扮,与农人一同下田。对地方之事,不说一清二楚,也能知道九成。

明摆着睁眼说瞎话,当他是白痴?

没有这样的心计,如何能稳坐户部尚书之位?

刘大夏与他同朝为官,功劳不小,资格更老。乞致仕的奏疏送上,今上直接盖印,很是干脆。他的奏疏却被留中不发,继而驳了回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