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神话 > 第七十五章 挽天倾(十二)

第七十五章 挽天倾(十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更加可恶的是,现在国难当前,那杨国忠和建宁王还要争权夺利,互相拆台,这战事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了。”

“哦,刘兄这是何意,难道你也相信杨国忠那边所说?”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两日清心茶社,不断宣传天策府之事迹,又岂会没有居心?那杨国忠固然不好,天策府和建宁王也不见得就好到哪里去。”

刘秩恨恨地说道,心里觉得委屈极了。

他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太有本事了,而且在太学生中又这么有名,皇帝不思朝政,杨国忠又是奸邪小人,于是就一心想到天策府入幕,施展胸中的抱负。

被称作刘兄的太学生名叫刘秩,乃是这八名太学生的头头,最善于清谈辩论,一手骈文也写得精致漂亮,每每酒后就长篇大论,上至宰相,下至地方,激扬文字,整个大唐就都被他批评指摘了遍。

而他说发表的言论,也大多是书生意气,盲目复古,以为一切都按照春秋时期周礼来,自然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若是萧去病在此,定会如闻狗屁,或者一巴掌打得他闭嘴或者落荒而逃,可偏偏他身边一群人,却对他无比追捧,一群人每日饮酒高会,抒发心中怀才不遇的愤懑。

刘秩闻言,点了点头:“国危如累卵,社稷倾颓,生灵涂炭,我等空有一腔报国之热忱,却无报国之门路,每日只能饮酒高会。

想到每日都有那么多的百姓正在被幽州叛军屠杀,我的心如刀割啊。”

可是等来等去,各种暗示和推销,天策府兰陵王也不来三国茅庐结交自己,刘秩只好放下身段,写了一篇《止戈记》论述怎么结束天下的战乱,怎么开万世太平的方法,自以为自己的办法实在是太好了。

可是这篇文章一递过去,就被天策府赶了出来,说什么天策府的庙太小,供不下你这尊大佛,据说当时看不上自己的,便是这建宁王。

“依我看,建宁王这么做,便是想学王莽,等陛下一回来,我便要向陛下告发建宁王的不臣之心!”

他此话一出,座中其他七人一下就呆住了,惊愣了半天说不出话来。片刻之后,刘秩正准备洋洋洒洒揭露建宁王的真面目之时,就听青楼外面的街道上一阵大乱。

众人连忙把头探出窗子,询问了半天,这才弄清楚,原来是皇帝陛下从前线回来了,刘秩兴奋地大声道:“我要上疏陛下,你们谁愿与我一起?”(未完待续。)

另一名叫做李揖的太学生道:“可惜朝廷不能用刘兄这样大才,否则这叛乱又何足平!”

又一名叫宋若思的太学生叹气道:“说的正是,陛下不思朝政,朝廷奸臣当道,那杨国忠本是赌场小混混出身,既无才学,又五品行,怎可窃据相位!

还有各镇节度使,也是无用,打了这么久,竟然还不能平定叛乱,一群庸庸碌碌之人,窃据高位,尸位素餐,实非国家之福。”

名叫邓景山的书生道:“应该说天策府兰陵王,建宁王师徒还是不错。兰陵王两万大军征讨南诏,一战而平,之后又大破吐蕃八万援军,可惜竟然被奸人害死。建宁王多次打败幽州军,也是继承了兰陵王的本事,此次平乱,就看建宁王和天策府的了。”

刘秩冷笑道:“那建宁王真有本事,又怎会到现在仍然不能平底叛乱,又怎会让幽州叛军攻占井陉关,雁门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