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水煮清王朝 > 第四百四十章 还要打?

第四百四十章 还要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阿玛,儿臣以为,于将军这么做定然是有什么想法……他绝不会不利于朝廷!”

就在佟国维等人思考着康熙到底给胤禟看了什么东西的时候,胤禟也已经看完了那道奏折。不过,他的话却也让在场的几个人都是一惊……这又怎么又扯上于中了?

“多次秘密与西洋使者交往,与朝廷之敌眉来眼去……你凭什么断定他不会做不利于朝廷的事情?”康熙没理会一干臣子疑感的表情,只是又向胤禟问道。

“皇阿玛。”胤禟向康熙一躬身,又举起刚刚那份奏折说道,“儿臣曾跟于中在印度共事过一段时间,虽不敢说深知其为人,可是,以他的性格,断然是不会做对不起国家之事的!要不然,于中为何先后对日本、缅甸、印度这些地方动手?这还不是为了我大清?这一点,恐怕不仅仅是儿臣,皇阿玛您和在场的诸位大臣恐怕都是深深明了。只是,这封奏折上却无视于中地功勋,只是凭一些臆测就断定于中意图不轨,这实是让儿臣深感惶恐。将在外,难免有些事情不能尽数告于朝廷、禀明君王,可如果有人因为嫉妒等因而无故陷害,那出外镇守的将领们岂非太过吃亏了?”

“原来是状告于中跟西洋人眉来眼去地……”听了康熙和胤禟地对话,其余几人都算是明白了那封奏折上的事情。他们也十分清楚为什么胤禟要为于中辩护……如今清廷镇守印度的大军都归于中掌管,他九阿哥如果想坐稳“德里郡王”的位子,自然要卖于中一个人情了。

北京。

畅春园,烟波致爽斋!

并不久被康熙封为德里郡王,即将出发前往印度重掌大权的九阿哥胤禟正在向康熙辞行。

“儿臣此行,不知又要多少时日才能再睹天颜……万望皇阿玛保重龙体。”身边还有其他人,胤禟说话的语气有些哽咽,显得十分真挚。

“嗯!”康熙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个儿子,事实上二十多个儿子之中,他对胤禟地重视与关爱程度都不怎么排得上号。他也一直不喜欢这个行事向来不怎么光明正大的九儿子。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论及才能,在自己地诸多儿子之中,这小子还是能排上前几名地。而且,这小子的表现也已经表明足以堪负重任。

“你能这么想就好。”胤禟说完之后,康熙点了点头,“你跟于中坐镇在外,一时也不会分开。那印度刚刚才平定没有多久,正需要你们两人戮力合作才能稳固我大清在那里的统治。确实不可因为像这道奏折上之类的谗言而生了嫌隙!……”

“儿臣明白。”胤禟躬身应道。

“胤禟啊,你此次远行,朕想问你……你打算怎么去镇守印度?”想了一会儿,康熙还是觉得自己有些拉不下脸来表现的太过温情。毕竟,他和胤禟都十分清楚彼此的关系除了一个父子的名头,一向都不怎么深厚。胤禟可以说些儿子应该说的话,他可就没那么厚的脸皮了。所以,他只好问起了正事。

“回皇阿玛,儿臣以为,印度一时难以如缅甸一般并入国土,而且。其地情势复杂,极难处置。不过,今有于中于将军行事之例在前,儿臣以为,要想牢牢镇守住印度,首要就是兵权。只有拥有远远强于印度各邦的兵权,才能让那些印度人不敢妄动。不过,……在儿臣看来,以我大清如今的声势实力。再加上无论从西藏还是缅甸,我大清军队都可直入印度。所以。那些印度人定然不敢再有所异心,这兵权反倒不是那么急切了。其次,儿臣以为当多多拉拢那里地贵族。印度并不似我中华大地,其贵族、种姓地传承几乎一直没有断绝,那些人牢牢掌握着印度的国家之权,急切之间亦是难以除却,所以,可将其聚拢在身边,用‘以夷制夷’之法统治印度。至于这第三么……那就是分化!印度各邦国之间多有嫌隙,才会使得其国国力分散。难成大事。所以,儿臣以为,要想守住印度,首先就是不能使印度各邦国联合起来,免得其势力增长,从而与我大清为敌!……”胤禟答道。

“倒也有些条理……你看看这个!”听完胤禟的话,康熙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突然又拿出一份奏折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东西?”看到康熙居然拿出一份奏折给胤禟看,旁边的佟国维、马齐、张廷玉以及新任九门提督隆科多都有些纳闷儿。不过,随着胤禟的脸色慢慢开始变得凝重,他们也纷纷打起了精神。……看样子是要有事了,指不定康熙就要垂询他们点儿什么,虽然不知道到底是有什么事,可在这种情况下,小心一些总是好地。

……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