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春芳幻灭时刻

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春芳幻灭时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套利在杭州是新学里面的显学,但在京城一直被嗤之以鼻,认为是下三滥的东西。这野道人用老子的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很是刷下来很多京城官绅的好感。

李春芳在原本50两的基础上,又打赏了十两银子,算是把自己身价掏空了才慢慢一个人转回家。

子时末尾,街面上已经没有烟花爆竹了,四周的空寂,也让李春芳明白了很多。作为圣人的嘉靖这一次自然也是大盗了。阁臣想做大盗,无非是替自家侄子留一个先手权利而已。而嘉靖则更是以贫寒士子更加百倍的艰辛,换来其对嘉靖皇帝艰难打破百官封锁得感激。反正后面嘉靖又任免权,大不了用官绅之家的学子去做事,用贫寒学子做御史监督罢了。

明明都在做坏事,但这个系统反而反者道之动地运转起来了。

只是作为甘泉派的一员,“随处体悟天理”时刻铭记在心,这其中天理何在?或者说这就是天理?

野道人压根就没有什么道行在身,之所以敢借机来京城解惑,就因为其用新学套利思维总结了道门经典《道德经》、《南华经》后得出了这么一句话:“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如果我们相信,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那么一切问题都是人之道的问题。

而要能够解决人之道问题的人就是圣人。而圣人要证明自己是圣人就得先有人之道的问题等待圣人去解决。如果要一直有圣人,那么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问题才行。否则百姓就不需要圣人了。

那么最简单的,与其去解决一个真问题,不如圣人自己制造一个人之道问题,然后自己再去缓解解决,并最终赖以称圣。

所以当一个社会发展走向停滞,却总有人宣称自己足以称圣并解救百姓,那么必然就是套利称圣了。

随着走出长安街,李春芳眼前的道路越来越黑暗了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而整个大明套利称圣最严重的,莫过于京师了。这里上至皇帝,下到读书人,哪一个不是忧国忧民,舍我其谁的。但如果真忧国忧民,真缺一不可,那大明前些年也不至于财政崩溃了。

于是乎,一个大胆的计划就萌生出来,这野道人就凭着这一句话,写了一个五十两银子解惑的布帘就顺着杭州的商队来鳌山灯会摆摊了。

别看客人少,但是单价高。大年三十到现在正月十五,赚的钱扣除一千两银子的摊位费都还有两千多两了。

这不眼前人看着就像一个大官,不是大官就是勋贵,属于有点良知又胆小那种。

野道人听完诉说后,猛然睁开眼,眼中好似迸发精光一样,斩钉截铁地说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八个字时,对迷途的李春芳心灵冲击有多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