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孔家的新家规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孔家的新家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允炆特意点了孔公鑑,为的就是让孔公鑑提供更多的先生跟着百姓一起去闯关东,有他们的人在,山东移民百姓多少也安心一些。

孔讷被白莲教给玩死了,按照原来的历史,孔公鑑应该在建文四年陪他老爹去了。可偏偏孔公鑑没有死,还活得挺好,不知道是不是朱允炆打击白莲教的缘故,让这小子活了下来。

相对于城府与心思太多的孔讷而言,孔公鑑是一个有志气、胆量的书生。

朱允炆不喜欢历史上的衍圣公府,但并不讨厌孔公鑑,他是有功于朝廷的。

早在建文七年时,朝廷大力招抚辽东女真部落的同时,为了同化女真人,让其习大明礼仪、文教,朝廷需要一批先生。

而当时各府县正是大兴文教,社学大建的时候,先生匮乏,哪里有多余的人去教女真人?

孔公鑑这是用家规来强制约束孔家人安于学问,不去经营朝堂,参与朝政之事。

话虽是不好听,却没有人反对。

事实上,近两千年里,衍圣公府更多是个招牌,招牌之上也只有衍圣公一个人,最多加上一些绿叶衬托,但这些绿叶也都是围绕着衍圣公府运转的,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进入朝堂,拥有实权。

孔公鑑的话,更像是给这种现实加固了一道墙,仅此而已。

见没有人反对,孔公鑑抬起手,厉声说:“第三条家规,不准经商,更不准与商人勾结。我知道,有些人背着衍圣公府与商人合伙开店,有人拿出所有积蓄支持商人远航,有人为了一点宝钞,竟给商人写起了戏剧!”

朱允炆选择了衍圣公府。

孔公鑑遵从了朱允炆的旨意,不留余力,从曲阜孔氏中先后挑选了三百余先生前往辽东。阿哈出、猛哥帖木儿等人能写汉字,其背后就是孔家先生悉心教导。

实事求是,抛开孔府历史与过去来说,孔公鑑是一个不错的人,他的觉悟超过了他老子。

朱允炆很清楚,辽东需要的先生并非是小数目,尤其是随着闯关东移民的开始,社学出现在辽东是必然之事。

论教化,曲阜的孔氏还是在行的。

“过去事,我不追究。给你们三日时间,切断与商人的关系,好好回到家里,该耕种的耕种,该教书的教书,该做工的做工。孔子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三纲五常之理,示法万世。我们身为他的子孙,当站得住,挺得起胸膛!”

衍圣公府,在孔公鑑的觉醒之下,开始重塑孔家。

不久之后,朝廷传召,孔公鑑带孔恭礼、孔养孝两人,随山东布政使南下京师。

衍圣公府中的家规事,被安全局写成文书,摆在了朱允炆桌案之上。

朱允炆仔细翻看着,不由地连连点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