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1040章 野火烧不尽

五代十国往事 第1040章 野火烧不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鉴到了成都后,与张咏一唱一和,先将听话的部队和王继恩的嫡系亲信分批调离、遣返,同时督促王继恩追剿残余贼兵,让他无暇分身,再通过糖衣炮弹逐步安抚不听话的部队。如此一来,隐患得以消除,蜀地渐渐平息。

张鉴,他的父亲也是我们的老熟人,他老人家便是名扬河北的“报仇张孝子”张藏英。张藏英17岁那年,惨遭黑社会头子孙道居灭门,逃走之后,张藏英在幽州找到了仇人孙道居,拔刀刺之而不死,时任幽州节度使的赵德钧十分赞赏他的复仇行为,不仅不治罪,反而将他录入麾下。不久之后,张藏英在瓦桥关一带将孙道居活捉,然后关入密室,摆上父母牌位和贡品,分三天时间将孙道居凌迟处死,又剖腹挖心祭奠家人。张藏英之壮举得到百姓和官员们的一致认可,美誉“报仇张孝子”,宋初官居瀛洲团练使。

王继恩被召回京师,他感觉到了自己正逐渐失宠于太宗,且太宗也即将过早地离开我们,于是便与亲信密谋废立之事,指导思想还是“宜立诸王之不当立者”的老套路,阴谋最终被吕端等人挫败,王继恩及其党徒被一一铲除,不必细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但是张咏毕竟是空降的领导,与“土著”一把手王继恩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既要给他下马威,让他对自己有所忌惮,同时也不能把关系搞得太僵,不能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处理与王继恩的关系上,张咏还是非常谨慎小心的。

王继恩给张咏送来三十多个俘虏,让他处置,张咏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解甲归田。王继恩怒了,好不容易抓住的,你怎么说放就放?张咏说李顺等人化民为贼,今日咱俩化贼为民,有何不可?

王继恩本想拉张咏下水,结果张咏把功劳和名声平分,“咏与公化贼为民”。

前文有云,王继恩一直纵容部下骚扰百姓,其部下有恃无恐,目无王法。有人向张咏告状,请他出面制止,张咏秘密告诫心腹:逮住之后直接捆起来,投入枯井,千万别送到我这里,别让我知道。手下依计而行。

王继恩只能吃哑巴亏。很快,其部下军士再也不敢为非作歹,社会治安得到有力改善。

张咏牢记使命,既要平贼,又要防内贼。在详细汇报王继恩的所作所为之后,张咏又密奏太宗,说由于王继恩御下无方,导致部将骄横难制,平贼之后恐生变故,特请皇上派来心腹将领若干,逐步接管军队。

即便王继恩无心割据反叛,万一哪一天这些骄兵悍将突然把龙袍往王继恩身上一披,跪地高呼万岁……陛下,您还记得当年您参演“陈桥兵变”的故事吗?

赵光义深以为然,于是召枢密院直学士张鉴、西京作坊副使冯守规来后花园喝茶,向二人“面授方略”。

张鉴提出了整改意见,说蜀地刚刚收复,人心还未稳定,如果朝廷突然空降一批统兵将领,重组建制、分遣屯驻的话,恐怕会刺激到他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反而会激起兵变,不如让我以安抚赏赐之名,前往抚慰,再伺机行事。

赵光义接受了张鉴的建议,交给他一些空白委任状,让他见机行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