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庶族无名 > 庶族无名 第92节

庶族无名 第92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其实蔡邕那段时间也挺憋闷的,卫仲道本来就是个病秧子,他是顾及两家情面,再加上事先有约,方才将女儿嫁出去,谁知道卫家直接把卫仲道之死怪罪在蔡琰头上,自家好好一个黄花大闺女,进了卫家一圈,一直照顾卧病在床的卫仲道,结果人死了还要受卫家人污蔑,这口气,当年还在江东的蔡邕可是直接跟刘宏书信理论。

别看当时蔡邕被流放,属于戴罪之身,但作为当世文坛翘楚,而且还当过刘宏老师,只要不涉及政事,刘宏还是很护短的,卫家这些年连个太守都没出,就是蔡邕那一封信的功劳,本就已经衰颓的卫家,如今也只是靠着先祖余荫在苟延残喘,只能在河东一郡之地当个豪门望族,听起来似乎也很厉害,但卫家鼎盛时期,那可是天下大族,与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也不差多少,如今却已远不如杨家、袁氏这等大族辉煌了。

不过这事给蔡琰带来的心理阴影却是很大。

而且卫家虽然受到了惩罚,但蔡琰克夫之名却是越传越广,这些年也有人登门求亲,大汉风俗,对于娶寡妇这种事情,并不排斥,但一来蔡琰本身抵触再嫁,二来说实在的,那些人蔡邕也看不上。

“不会迫你,这样,改日为父设宴请他来家中,不提此事,我儿与他见上一面,若是愿意,自然是好,便是不愿,为父绝不再提。”蔡邕一来心忧女儿日后婚事,二来却也真的觉得陈默不错,有坚持,有能力而且品行端正。

“可惜,知音难觅。”蔡邕眼中闪过一抹慈爱,摇了摇头,跟陈默谈论起一些文学诗赋,有些惊讶的发现陈默虽然少有诗作现世,但却所学颇丰,谈古论今,未有丝毫滞涩,其一身之所学,给蔡邕的感觉不像是在与一少年郎说话,反而似是在与卢植、荀爽这般的人谈论学问,一时间竟不知时光流逝,直到家仆前来询问饭食方才醒悟。

“正好,贤侄留下来与我一同用膳如何?”蔡邕看着陈默邀请道。

正事还没说,倒是讨论了一通学问,陈默也是博学之人,臧家藏书被他看遍,入洛阳之后,又借刻书,对各家先辈读书心得、感悟也有涉猎,单就做学来说,陈默跟蔡邕能聊的有很多,许多不解之处也能得蔡邕点醒。

“不了。”陈默起身,摇了摇头道:“离家时,已与家人约好回家,改日当设宴邀请蔡翁才是。”

“也罢。”蔡邕点点头,亲自将陈默送到厅堂门口,吩咐管事将陈默送出府门。

蔡琰也知父亲这几年一直着急自己婚事,不忍父亲难过,便点头应下。

“还有今日你曲中有几处改动。”蔡邕突然皱眉道:“这高山流水乃旷世奇曲,怎能枉改?”

晚膳时,蔡琰好奇的看了父亲一眼道:“父亲今日似乎心情颇为愉悦。”

这大概是蔡邕自被董卓胁迫入洛阳以来,最开心的时候。

“结识了一位少年奇才。”蔡邕点头笑道:“此人与你年岁相仿,然所学之丰,比之为父也不差多少,我儿或许可以考虑一二。”

“当初父亲答应过孩儿,此生不再相迫。”蔡琰放下手中的汤,淡然道。

蔡邕闻言神色一滞,叹了口气,当年他和卫家交好,应下了这门姻亲,蔡琰懵懂之年,十三岁嫁入卫氏,结果嫁入卫家之后,那卫仲道便一病不起,不到半年撒手人寰,蔡琰被卫家视作灾星,不知受了多少屈辱,后来被蔡邕一门生偷偷送回,但自那之后,父女便立下约定,除非蔡琰应允,否则绝不再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