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发迹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情!

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上,何贵是为李侍尧求情的……”和珅说道。

“什么?求情?”乾隆眼睛一睁,接着就把手伸了出去:“拿来我看!”

“嗻!”和珅躬身应了一声,双手平托将奏折奉了上去。乾隆接过来,立即就翻了开来:

“臣何贵启奏吾皇:臣细心推勘。平情核议,查李侍尧以大学士办理总督事务,受恩至深至重,乃贪黩行私,赃迹累累,大学士、九卿拟请即行正法。不特问之李侍尧应知罪无可逭,即臣等亦无不怵目警心,刻刻以李侍尧为戒。惟是李侍尧既有败露之案,而复有狼藉声名,凡属臣工簠簋不饬之事诚如圣谕,不能保其必无,且李侍尧历任封疆,其办事之勤干有为,实为中外所推服。设庸碌者以善于掩盖而幸脱法网,勤能者以猝经败露而决不待时。其情似稍有可悯。查律例开载’八议‘条内有’议勤‘议能’之文。是国家慎重刑章,原有功过相权之典。今李侍尧晚节有亏。而勤劳久著,可否稍宽一线,不立于处决,出自皇上天恩。……”

……

试想一下,那些贡品可都是他乾隆皇帝收下了,如果按这个罪名把李侍尧给宰了,那他这个皇帝地所作所为又算哪一门?

乾隆是个爱面子地,到了晚年就更加如此。就算明知道没什么人敢把这事儿摆到明面儿上刺激他,可光是随便提一提。他也觉得十分不爽。刘墉是遵旨具题,说的是实情。而且还是个忠臣,他不愿跟其一般见识,但他非得把李侍尧保下来不可。

……

“皇上,奴才这儿有一份奏折!”

好长一段时间,乾隆都觉得心情非常地差,虽然还不至于动不动就发脾气,但和珅在旁边伺候地时候也觉得十分吃力。

“想不到这何贵出身粗鄙,这奏折倒是写得中规中矩!”

“奏折?哪来的?”乾隆随口问道。

“云南!”看着乾隆面无表情。和珅又加了一句:“普洱府!”

“何贵?”乾隆皱眉问道。

“皇上明见。正是何贵!”和珅答道。

“这个时候上奏折,莫非他也觉得李侍尧该杀?朕可没问他这个知府地意见呀!再者,他跟李侍尧有隙,这个时候也应该知道避嫌才对!”乾隆淡淡地说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